产学研合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为加快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2022年7月,南昌市人民政府与南昌大学等七所驻昌高校进行战略合作签约。签约以来,校地“双向奔赴”,围绕城市产业发展需求实施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人才、成果、平台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在昌落地转化。
推进绿色低碳建筑建设
【资料图】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推广绿色建筑是建筑产业从源头到终端全方位实现双碳目标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
与江西玉龙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抓住新机遇,开展产学研合作,
针对新型多功能一体化聚合物复合材料
进行深入研发,
简单来说就是创新研发
绿色墙体材料,以减少碳排放。
“我们研发的绿色墙体材料具有防水、隔热功能,通过化学复合,进行加工,可以像外墙玻璃一样进行组装,但是比玻璃更节能、更安全。这种材料可实现冬暖夏凉,减少空调使用。”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副院长罗广圣告诉记者,项目签约至今,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以满足产业化的需求。预计年底,将形成一个综合性能优异的完整产品。
“未来,这种材料的研发成功,具有极大的颠覆性,可以带来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后期我们将利用一体化成型的工艺,进一步研发储能材料,可以应用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罗广圣说。
一直以来,市科技局广泛征集和梳理企业技术需求,通过将企业需求“带出去”、高校专家“请进来”的方式,推动企业需求与创新成果无缝对接,加快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今年上半年,市科技局实现集中签约项目19项,促成校企合作项目44个,项目意向签约资金超2440万元,征集技术需求878项,收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1839项,发布企业需求榜单12项,金额6490万元。
服务南昌“交通强市”战略
泰豪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与南昌大学合作研发
多通道低噪音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江西佳时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与南昌大学牵手
高精度立式五轴加工中心研发;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
与华东交通大学共同开展
软岩地层地铁盾构隧道施工
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
……
一次次“相亲”,促成了一桩桩“联姻”。
盾构机主要用于基建工程的隧道环节,被称为“工程机械之王”,有着“地下蛟龙”的美誉。但面临不同的地质风险,盾构机也要与时俱进。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教授黄大维承担着盾构机优化升级的研发工作。
“南昌地质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它属于沙性土地层以及泥岩地层,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地面坍塌。为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就研发了能够智能化控制的盾构机,尽量减少地表沉降,对周围环境、建筑的扰动尽可能降低。”黄大维说。
华东交通大学与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开展了软岩地层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等6个项目,进一步精准控制盾构机的土舱饱满度、盾构机的姿态,实现了技术完全智能巡航、机械设备自动化,提升盾构施工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南昌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盾构机智能化控制的城市。
“去年市校合作之后,围绕盾构隧道施工、隧道维养、隧道设计的创新优化,我们和华东交通大学持续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项目。”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技术管理部游孟醒介绍道,“艾溪湖隧道项目,也是和华东交大合作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了隧道下挖过深带来的水压问题,实现了公路铁路共建,让整个项目工期提前了5个月完成。”
据了解,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在前期线路建设施工过程中,遇到或预见一些影响施工进度安全的技术难题,会提出技术需求,邀请高校合作研究。其中,与华东交通大学合作最密切,目前共合作了8个项目。
一个个科技创新项目累积,
塑造成南昌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一次次合作
让新技术、新方案、新成果
在昌落地转化。
市校合作,
催生着南昌城市能级提升、
产业迭代升级、创新活力涌动……
未来,
南昌将持续深化市校合作,
促进校企合作交流,
推动实体经济与现代科技双向赋能,
产业发展与高等教育良性互动,
实现市校互惠互利、共赢发展。
原标题:《从“双向奔赴”到“双向赋能”!南昌持续深化市校合作》
标签: